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共出现55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其中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提及创新达21次。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人才强国战略的根基在于创新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和人才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点燃了创新的热情,为高等教育高质量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提升创新教育的高度、广度和温度。互联网时代也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能仅仅依靠知识的积累,而必须超越知识。这就需要创新思维的构建和重塑、创新方法的训练和实践,需要提升认识的高度、扩大教师参与的广度、传递育人的温度。
提升认识的高度。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更涉及每一位教师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今天的创新教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是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领悟创新的本质,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
扩大参与的广度。创新教育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将创新教育自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方法应用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学实践和学科竞赛,最终形成相应的课程特色。
传递育人的温度。高质量的创新教育不能停留在物质和成果追求的浅表层,而应该是有温度、有灵魂、有激情、有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成物”“成思”和“成己”全面发展,从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力量的塑造等方面,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指导。
“五创一体”,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无论是从创新教育教学自身的独特规律出发,还是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特点来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都是当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创想”“创意”“创作”“创造”到“创业”,是主动创新实践过程的不同阶段,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不同载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不同场景。
“创想”,解决创新原动力的问题,是原始形态的创新。培养有格局、有担当的人,在学生心中播撒想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梦想,使学生懂得创新是责任、是使命,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兴趣,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创新的想法,营造“想创”的文化氛围。
“创意”,解决创新萌芽力的问题,是思想形态的创新。专创融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思维、创新工具和创新方法等创新理论,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帮助学生利用专业特长,使课上课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将所学、所见、所思的事物通过类比联想转化成一个个新点子。
“创作”,解决创新生命力的问题,是实践形态的创新。学校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进一步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多专业高水平的创新导师团队,有计划地开展不同类型的创新系列讲座、模拟演练等实践活动,针对不同的创意项目进行精、准、细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一步检验创意成果。
“创造”,解决创新适应力的问题,是生产形态的创新。学校可以通过组建设备齐全、设施完善的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基地以及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学生的创意进一步转化为产品乃至商品。在转化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打造一批能创、勇创的团队。
“创业”,解决创新持久力的问题,是产业形态的创新。前期创想、创意、创作、创造的产品,需要落地,才能完成创新闭环。学校要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普遍现象,引导学生将创业的注意力转向科技创新领域,增强团队后续发展的劲头,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创业团队。
高校创新教育重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任何浅尝辄止的花拳绣腿都是不可取的。当前,广大高校有必要坚持“五创一体”,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生态创新教育,办好学生参与、学生受益、学生满意的创新课堂,保证学生的认知、思考、感悟、体验和实践相统一,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从而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人才。
(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作者:张彦铎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6日第3版 版名:高教周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