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3年 07月 24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News Centres
新闻中心
本院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
《教育研究与实验》刊发我院石邦宏院长关于创新教育的学术论文
2019-09-24 返回列表
创新教育普及的社会背景、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       
 
        [摘要]信息或智能社会中,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创造性劳动替代标准化劳动, 基础教育承担为培养创造性劳动者奠基的重任。认知多样性理论是创新教育普及的理论依据。“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创新课堂师生行为清单是创新教育普及的基础工具;把握创造性劳动者的主要特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创新教育领导力是创新教育普及的重要行动策略。
       [关键词]教育 创新教育 创造性劳动者

        以加速变化为特征的当代和未来社会,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相关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应对变化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或未来劳动者具备学习与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造性劳动者的时代诉求
        信息社会,社会生产过程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社会生产正在取代标准化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普通岗位的劳动者,要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做出适应性改变,也要具备创新能力。其次,生活方式领域的创新正在深入每个角落。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与以往不同的纵向创新,更表现为基于价值多元的横向创新。例如,人们不仅广泛使用网络交流替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且还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网络交流平台。
        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教育要为培养创造性劳动者服务。本文所说的创造性劳动者,是指能够不断产出与众不同的劳动创意和劳动成果的现代劳动者,他们可以是专业人才,也可以是技能型人才。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最新表述中增加"劳动教育”维度;习近平的“诚实劳动”、"辛勤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观,正是对“培养创造性劳动者”这一客观社会要求的精准回应。
        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要承担为培养创造性劳动者奠基的重任,因此,创新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认知多样性理论是创新教育普及的内在依据
        众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1]。 学生个性(人格)及其内在动机的形成,对创造力发展至关重要[2]。据此我们不难推断:人人都有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创新与创造的源泉;创新与创造能力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每个人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荣格(Carl Jung)的人格类型理论和科顿(M. J. Kirton)的适应-创新理论(Adap-tion - Innovation Theory)从认知多样性的视角为创新教 育的普及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 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荣格根据不同的人格倾向把人格划分为8种类型。根据荣格、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布里格斯 (Katharine Briggs)以及其他研究者的阐释,类型理论把人格描述为四个维度、两两相对的特征,即外倾(E)-内倾(I);感觉(S)-直觉(N);思维(T)-情感(F); 判断(J)-知觉(P)。每个人都天生地具有内在的、稳定的偏好。MBTI 工具用于识别这些偏好[3]
        人格类型理论被具体化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MBTI倾向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何处,动力来源在哪里(外向、内向);他们以怎样的方式认识世界或 (感觉、直觉);他们做决定的方法和依据是什么(思维、情感);他们如何看待外在世界或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判断、知觉)。上述四个维度,会形成不同组合,共可以产生ESFP、ISFP等十六种人格类型;MBTI根据个人在每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以及各个维度上的人均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大小,分析和解释个人偏好。
        (二)科顿适应-创新理论
        科顿适应-创新(KAI)理论根据认知风格,把人分为适应者和创新者两类,适应者倾向于“把事情做得更好”,而创新者倾向于“把事情做得与众不同”[4]。换言之,适应型的人倾向于遵从现有规范和组织制度,被动地等待机会;而创新型的人则主动突破现有规范和框架,从全新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5]
        KAI理论基于两个前提,即(1)所有人都具有创造力;(2)所有人都解决问题。该理论认为所有人的认知风格都不尽相同,这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大影响。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一个连续的范围之中,从适应较强的一端到创新较强的另一端。
KAI理论通过KAI清单而进入实际应用。得分越低越具有适应性认知风格,得分越高越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KAI评分高低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每个人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创新者常常产出原创观点或产品,适应者追求准确、可靠与效率,适应者还具有系统性、审慎、纪律等顺从组织规则的特质。
        (三)认知多样性理论对于创新教育的指导意义
        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承认人格差异以及个人内在偏好的多样性。由于创新能力依赖于个性潜能的有效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能顺势而为,在识别学生个性偏好的基础上施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影响,即把偏好发展为自身优势;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新方法,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人格类型只有差异,没有好坏;每个人也不会按照一种模式成长,异彩同辉应是教育最好的结果。
        KAI理论把创新性风格解释为“把事情做得与众不同”。KAI清单凭其简约、易用的特点以及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准确地测出个体的认知风格(创新性或适应性),据此引导当事人调整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并结合根据MBTI工具测得的人格类型结果,找到自己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KAI理论的价值还在于发现了不同认知风格的人组成的团队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会大于认知风格相同的人组成的团队。
三、创新教育普及的行动策略
        普及创新教育,除了国家和区域的顶层设计以及激励政策外,最终要落实到微观实践。本文聚焦于学校及课堂,探讨创新教育普及的行动策略。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创造性劳动者的主要特征
        通俗地说,创新是社会伦理与法律框架下的利用和改变,它可以是产生新价值或新功能;也可以是带来新满足或低成本。换言之,创新需要厚重的知识积累,创新不能以危害他人和社会为代价。因此,创造性劳动者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具备完整的自我意识。个人只有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才能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和高水平创新。个人还要充分认识到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变化性、复杂性、以及创新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自己不断积累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本;个人还要懂得任何创新都要遵守法律和伦理底线。
        其次,具备个性化知识与方法体系。创新的动力和成果来源于个性智慧的有效发展;个性智慧的有效发展,依赖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个性特点和学习目标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因此,以培养创造性劳动者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知识建构的兴趣与方向。如果说个性化发展是创新的内在动力,那么知识 与方法的积累则决定了创新的基础和水平。
        第三,具备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基础,它决定了创新的方向和高度。创新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即,“明确目标——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过程。由于每个人在资源占有以及认知偏好上的差异,最终呈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流动性(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灵活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原创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结果精选)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6]
        第四,具备优秀创新品质。创新并非具备知识与方法就能自动实现,创新还与个人的自信、诚实、开放、合作、勇敢和坚毅等品质呈正相关。在完整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展现的自信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诚实是创新的本分,是创新的伦理要求;开放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中扩大创新的边界;合作则能整合各方优势实现创新目标;创新绝非易事,需要勇敢面对挑战和难题;创新往往不是一次成功,也不是一次成功之后创新就会终止,因此,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二)用“改变的七层次”理论指导创新教育实践
        洛夫•史密斯(Rolf Smith)提出的“改变的七层次”理论[7]p7-222描述了 一个旨在增强创造力、鼓励创新和促进持续改进的行动策略。“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由低到髙的七个水平层次的创新,即:(1)有效性——做正确的事;(2)效率——正确地做正确的事;(3)改进——把事情做得更好;(4)删减——排除一些事情;(5)适应——做其他人在做的事情;(6)创新——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7)突破——做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
        “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帮助学生理解创新的不同水平层次,帮助学生淸晰地判断和可视化呈现自己已经达到的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水平由低级向髙级不断发展;学生在各种创新水平上都能增加新能量、责任和自信。
        (三)将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应用于创新实践过程
        在奥斯本(Alex Obsorne)和帕尼斯(Sidney Pames)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3],由六个阶段组成,其中:(1)构建机遇,即发现、捕捉和提出问题;(2)研究数据,即收集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界定问题,即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定义;(4)激发创意、产生想法,即寻求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5)制定解决方案,即方案精选;(6)达成共识,即形成一致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克服阻碍因素以实现目标。
        六个阶段可以简化为理解挑战、激发创意、准备行动等三个阶段,其中理解挑战阶段包括六个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它们是保障创意方向和创意潜力的前提,激发创意阶段决定了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方法如何与众不同;准备行动阶段包括第五、六阶段,是指向实现目标的共识与行动。
        CPS模式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发散思维寻求多种不同寻常的可能性,而求同思维则是把众多可能性引向单一优选目标结果。CPS模式能够帮助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考、把握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可以直接在课堂中使用。
       (四)创新教育应足够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思维的发度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髙度和厚度。一般而言,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更会创新。而创新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元认知能力(对思考的思考)的提升,创新思维转换的模型是“思考的思考-思考得不一样-做得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创新思维发展的途径是基于思维转换循环的螺旋式上升"
        在学校教育中,各类课堂都可以是元认知能力发展的舞台。元认知能力发展既需要教师的全面引导,也可借助情境式思维探险,书写思维日志等具体行动来实现。其中思维探险重视发散思维、求同思维之间的平衡以及其他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思维日志则在准确描述自己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的基础上,思考并 找到改进自己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的途径。
        (五)全面提高教师创新教育领导力
        创新教育的活力最终依赖于教师与学生以及他们交往的课堂,因此,教师的创新教育领导力关系创新教育的正确方向和质量。推动创新教育,首先,教师应坦然走下知识权威的神坛,成为学生创新的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与合作者,把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变成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其次,教师要优先发展自己创新素养,而创新素养提升来源于教师队伍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再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观念与行为的互动与改变;以先进理念指导行为,以行为强化和升华理念。
        (六)用师生创新行为清单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改变的方向
        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各类创新课堂建设。师生行为是否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方向改变,是衡量创新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作者依据人格类型理论、KAI理论以及KAI清单中测量以“做得不一样”为目标的创新性认知风格[5]的相关指标,吸收“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关于创新水平层次的划分、CPS模式中的问题解决流程、以及以基于项目 的学习(PBL)等创新教育研究成果,借鉴成长心理学倡导的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而不是“天资”等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论观点,充分考虑在各类课堂中发展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应用场景,研制出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师行为清单(IC – TBI,表1)和中小学创新课堂学生行为清单(IC-SBI,表2)。其他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或修改使用。
        创新课堂建设,还要重视与个性化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重视对加速变化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以引导创新课堂建设的方向与质量、促进创新“行为-观念-行为”的螺旋式循环。
                             表1  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师行为清单(IC – TBI)
序号 指标 序号 指标
1 精通学科知识和方法体系 13 总是表扬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过程本身
2 理解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素养 14 善于引导学生学科思维方法的跨学科迁移
3 具有独特、成熟的教学风格 15 重视学生跨学科素养,鼓励跨学科知识整合应用
4 理解认知多样性,尊重学生人格特点 16 总是与学生保持平等互动的合作型师生关系
5 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优势与不足 17 总是鼓励学生利用他人的认知优势合作解决问题
6 总是鼓励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18 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全球意识
7 喜欢提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 19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诚实、开放、合作、勇敢、坚毅等创新品质
8 能熟练运用PBL等新型教学方法 20 总是要求自己和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思考与进步
9 总是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21 总是要求自己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意识
10 慎用或不用“是”或“否”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2 总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法律和伦理框架下进行创新实践
11 总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3 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12 能熟练运用教育信息化工具组织和改进个性化教学 24 总是要求自己和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表2  中小学创新课堂学生行为清单(IC-SBI,表2)
序号 指标 序号 指标
1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13 总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想出很多新点子
2 能够正确理解学科学习 14 常常通过远距离联想解决问题
3 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15 喜欢通过改变一些惯例和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
4 能够运用已有学科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16 常以与别人不同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 总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7 善于利用他人所长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6 知道自己稳定的兴趣是什么 18 能较好地联系社会职业,能用学科知识解决职业领域的问题
7 能够自主学习,勇敢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和挑战 19 能够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伦理
8 喜欢提问,喜欢质疑 20 总能清晰的描述和陈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9 能够与老师和同学平等无障碍互动交流、友好相处 21 能把学科思维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学习中去
10 能适应并熟练应用PBL等新型学习方式 22 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不断改进学习
11 能把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于学习中 23 知道自己的认知偏好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12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善于利用信息资源 24 喜欢并能快速适应经常变化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崇徳,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林崇徳.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3]Jablokow,k. The Thinking Expedition: a Course in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Change [C].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2001.
[4]Kirton,M. Adaptors and Innovators:a Description and Measur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6(5).
[5]徐联恩,田文彬.认知风格与创新[J].研习论坛, 2002(23).
[6]Scott,C. , Leritz,L. E. , Mumford, M. D.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ativity Training:a Quantitative Review[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4(4).
[7]Smith, R. The 7 Levels of Change [M]. Arlington. TX;The Summit Publishing Group,2008.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年第4期
作者单位: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邮 编:100084
(责任编辑  王学)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