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3年 07月 24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学校改进】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1-10-12 返回列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高质量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应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知识和技术变革的时代特征以加快数字化课程和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等方面加以落实。
 
  (一)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
 
  课程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旨在为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兴邦在于立人,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奠基性工作。所以,课程体系建设应当立意高远,瞄准并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服务。
 
  课程体系建设要顺应创新驱动的战略选择,从理论深化、制度变革、结构创新、科技引领以及形式丰富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发展性、超前性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切实落实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使命和担当。课程体系建设还应着眼于整体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统筹城乡课程体系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重大使命,课程体系建设应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共生、共存、共赢、共享、共担当、共发展”的包容意识作为价值传播的重要精神,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共同体意识,将为人类谋福祉作为终生奋斗目标。可以说,新时代课程体系建设只有“站位高”,才能“方向明”“思路清”,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立足点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与教育的竞争。赢得人才竞争的优势在于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奠基性举措。新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是能够适应知识变革大环境以及未来社会的能力品格,支撑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智能化时代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其表征不再限于呈现客观化的结果,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化、主观化、可塑造性的再生性资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格局的同时,使知识成为竞争激烈的动态经济环境中提供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资源(organizational resource)。为了加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知识效能,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成为知识变革时代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知识的新型表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走向。首先,知识的泛在性与无边界性使学生充斥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世界中,因此,正确甄别、筛选、组织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知识的联结性与跨学科性使其以资源体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愈加强调学生的情境化、结构化体验,课程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表现为主题式、大概念、谱系化,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触类旁通,整合运用。最后,知识的共享性与再生性特点,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具身学习,产生复杂的学习体验以及形成个体化知识。在此过程中,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获得使学生在经验的再认知中进行意义建构,同时也能够对个体知识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新时代课程体系应围绕着以自主建构、整合运用与反思性实践为主体的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建设,使课程学习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手段。
 
  (三)以数字化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随着智能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数字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学生角度出发,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可以极大地突破知识学习的时空限制,增强学习过程的灵活性,丰富学习体验,提升个体的学习效能。另外,从课程效能最大化角度出发,数字化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弥补线下传统课程的不足,即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平台优势,借助技术赋能的泛在特点,以课程资源库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呈现多样化课程,满足不同民族、区域学生的课程需求,实现课程共享。教育部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就要求大力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提高基础教育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积极推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变革,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教育需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可见,普及面广、可选择性强的数字化课程,已成为构建共享、协调、可持续课程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数字化课程也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课程模式,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相应地,数字化教材建设也应顺应数字化课程发展趋势,积极投入教学实践中。
 
  (四)以信息化课堂为支撑
 
  在智能化时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教学设施等都会发生深刻变化。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拓宽课堂环境建设的作用,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人为本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充分交融,为师生的可视化、具身性教学提供支持,有利于打造沉浸式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双方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都强调,应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这意味着,信息化课堂建设要从碎片化、个案化、僵硬化向规模化、常态化、自然化转变。可以说,信息化之于课堂教学并非技术附加于课堂,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当中,并作为一种人机融合共生的支持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人是信息化课堂的主导,要观照技术驱动下工具理性服务于价值理性的取向问题,秉持课程臻于至善的育人价值,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始终。
 
  (五)以教师课程能力建设为着力点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队伍是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而言,发挥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课程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组织力与理解力、课程技术的信念感与运用力。一方面,从传统意义上讲,教师的课程能力要从知识(knowledge)、技艺(craft skills)和性格(dispositions)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对学科内容的组织、理解以及整体性把握往往被看作教师最重要的能力。随着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整合性、综合性的课程内容也越来越重要,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随着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组织管理、实施评价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驾驭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课程教学中,而一定是伴随着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只有将信息化课程的理念加以内化,才会认同数字化课程、信息化课堂的构想并付诸教育实践,以课程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总之,教师课程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课程能力,才能有效推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靳玉乐、赵瑞雪《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刊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6期。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