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优秀乡土文化德育资源
【创新教育】推进优秀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的当代转化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道德是中国乡土文化内核的“文化基因”之一,优秀乡土文化内蕴的守望相助、敬老爱幼、团结合作、家乡情愫等价值理念皆有道德“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品格。这些传统美德或被植入乡村的物质环境,或渗透于村民日常生活习俗中,是一种融于村落生活的“缄默的”道德。
宗族文化中蕴含德育资源。宗族文化是古代宗法社会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尊祖敬宗和人伦昭穆意识,并通过家训族规、祭祀典仪等形式将孝悌仁爱、乡里和睦、耕读传家等价值追求予以固化并传承。家训重在劝人学好和为善,如湖南长沙颍川《陈氏续修支谱》“家训”教导子孙“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要悌,兄长面前无使气;要忠,富贵贫贱本相同;要信,一诺千金人所取”。“族规”则往往包含非常严厉的处罚规则,在江浙一带,对违犯族规者常常以开“祠堂门”的方式予以处罚。乡土间流传的“法大不如族大”,不仅说明族规对规范乡民行为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出族规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软法”地位。
人居文化中蕴含德育资源。人居文化是指村落空间形态及其蕴含的人文理念。在古人看来,家族民居既是日常居住、生活之所,也是涵养族人精神品格之处。在村落选址与布局、民居建筑风格与功能等方面折射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古村落民居通过“拟态化”的整体空间格局,力求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融于自然,在描绘出一幅幅静谧田园山水图的同时,也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传统村落建筑中的格言警句、匾额楹联的教化理念、装饰器物的象征寓意,内蕴着家族的生活理想与价值追求,也能成为当代乡村推进德育开展的重要资源。
民俗文化中蕴含德育资源。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积淀,对存在于其中的个体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善恶美丑标准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古村落中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节庆、祭祖、婚俗、礼仪、交往等,这些民俗活动中蕴含教化育人目的,通过严肃的、程式化的行为方式进行身教,是德育观念内化后的外显,使德育教育更直观、具象,本村本族成员在鲜活的仪式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浙江省余姚市丰山村《大宗祠规例》规定“宗祠演戏侑神,以忠孝节义等戏为主。若佻达奸邪之类,非所敦教化、厚风俗也,当重戒之”。作为文化的传播,民俗在时间轮回的重复仪式中完成对村落人伦关系、生命意义的社会建构。
村落文脉中蕴含德育资源。文脉是村落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传统及其传衍,是乡土文化的灵魂。村落文脉往往发源于建村伊始,与村落先祖或乡贤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很多古村落直到今天都有清晰的文脉,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作为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诸葛亮的智慧德行及其历史功绩不仅被世人千古传颂,也为族人贴上了智慧德行的标签。诸葛亮第二十五世孙诸葛梦漕迁居时,就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家谱的卷首语,奉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地方文脉是地方精神的灵性表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文脉所标识的是一城一地的文化记忆,既是珍贵的可再生文化遗产,又是不可多得的自然亲近的德育资源。
来源:朱毅峰《推进优秀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的当代转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