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3年 07月 24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高等教育】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9-07-22 返回列表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国际化进程等都给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把握建设实质和内涵,构建和完善择优遴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协调机制、自主办学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 内涵建设 机制创新

 

  在20189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教育事业的规律性、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精辟论述,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战略任务,明确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从2015年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到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主动应对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新挑战,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实质与内涵,积极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是高等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一、主动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双一流”建设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在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须理性看待、科学研判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教育普及化程度迅速提高,教育发展主要矛盾转化,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凸显,教育发展方式正在转变。

 

  首先,教育规模剧增,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201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 631所,在读学生3 779万,专任教师163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正在快速从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①

 

  其次,主要矛盾转化,公平和质量问题凸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上大学难转变为上好大学难。一方面,人民群众接受公平、优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诉求强烈;另一方面,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且发展不均衡。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大学,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发展教育、办好大学需要遵循内在规律,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精良的教师队伍,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及鲜明的办学特色,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周期性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期盼之间存在鲜明的反差。

 

  另外,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建设任务繁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都体现了质量为本的价值取向。比如,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逐步取消招生录取批次,增加考生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倒逼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建立周期审核、动态调整与自主审核相结合的学位授权审核机制,制定设置标准,在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增设工作中突出保证质量和优化结构的导向;改革学位证书发放方式,由学校自行设计、印制和发放,使学位证书回归学校本位,推动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社会声誉。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放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上,切实推进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创新驱动的战略任务,其实现依赖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方式创新。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主动应对新的挑战。

 

  首先,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了社会职业的变化,传统职业内涵在更新,新职业不断产生,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及时研究变化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其次,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政府、社会、大学、学生及其家庭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新机制。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要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这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大学生、研究生缴费上学后,其角色转变为教育消费者,他们更加关注教育收益率,民主诉求意识和维权意识大为提高。“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质量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诉求渠道畅通并及时研究反馈,调整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820万,占到新增劳动力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的影响,今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双一流”建设大学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养成;加强就业观和创业观教育,开展创新创业和就业的指导服务,在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方面做出示范。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加速,给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直接的挑战。

 

  首先,学科发展综合化。当前,学科发展一方面高度分离,另一方面高度融合,综合化是主要趋势。“双一流”建设大学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学校内部教学、科研、学术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跨学科研究和跨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师生知识融合、学科交叉和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涉及学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也涉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其次,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大学教育必须摈弃“终结式”培养的思维惯式,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双一流”建设大学要研究如何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从容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

 

  再次,科技领域孕育重大突破。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学科和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初见端倪。人类社会进步史表明,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必然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增强前瞻意识、早做准备,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另外,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加速融合。近年来,知识数字化、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以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为代表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正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知识传递方式从单向转为多向互动,大学的知识权威和学术垄断地位受到威胁,实际教育效能遭到质疑与批判。大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大学的教育观念、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管理机制乃至教室布局都受到直接的冲击。“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保持敏锐目光,密切跟踪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有所建树、做出表率。

 

  ()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新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教育国际化进程为“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力资源跨国流动势头迅猛。近年来,我国教师国际化流动明显加快,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超过60万,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人员接近49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第一大来源国,也是亚洲地区的第一大留学目的地国。

 

  其次,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是教学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逐渐增多。到2017年年底,总数已达2 342个,促进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共享,为我国利用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大学还积极探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海外建立分校或二级学院。

 

  另外,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师生与教学资源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科学的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在传播中融合。这为我国大学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创造了条件;也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融入中国校园文化提出了挑战。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战略思维。一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国际声誉;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中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参与教育国际治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中国贡献。

 

  二、准确把握建设实质与内涵

 

厘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质和内涵,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改革共识与发展合力的重要基础。

()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质与内涵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共性问题,并通过多样化的路径进行实践探索。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规律、厚积薄发,需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扎实探索、有所突破。

 

  第一,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大学要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坚持特色发展和多样化探索。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内涵清晰,才能凝聚人心,在校内形成改革发展的共识与合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第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抓好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有效的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所突破。第三,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产出国际水平的学术成果、做出高水平的国家贡献,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学术声誉的重要载体。第四,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双向流动、做出中国贡献,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提高大学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第五,精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保证。须抓好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吸引优秀生源,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保障。第六,科学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应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与治理能力提升,创新教学、科研和学科管理体制机制,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七,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重视办学传统凝练、校风学风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营造优良氛围和环境,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和一流大学建设的生态保障。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要励精图治、科学谋划,加强系统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多样化实践探索,朝着建设目标扎实迈进。

 

  ()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质和内涵

 

  何谓学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言,学科是一门学问的知识集成,是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科建设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保护、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维护和更新的过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把握以下六个共性问题。

 

  第一,凝练学科方向。顺应学科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重点突破,强化学科特色,形成学科优势。第二,优化学科结构。把握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特色优势,构建和完善学科体系。第三,汇聚学科人才。坚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重,倡导团队精神,弘扬奉献精神,组建攻坚团队,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四,搭建学科基地。从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物质资源保障。第五,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大学内部学术治理结构,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健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第六,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晰学科建设目标、策略和举措,平稳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成果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维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综合素质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二是产出原创性成果,一流学科的研究成果要符合国际标准,做出国家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形成中国学派,取得国际话语权。

 

  在一流学科规划和建设中,要明确两个基本的关系判断。一是特色学科不代表高水平学科。每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学科和专业特色,但特色并不意味着高水平,特色学科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流学科。二是主学科不等于一流学科。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都会形成支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学科,但主学科并不意味着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系统科学规划,注重内涵建设,经过长期积累,将学科特色转化为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并得到国内外学界公认,才能真正建成一流学科。

 

  ()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1]

 

  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优化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明确大学生毕业之后面向的特定市场需求或社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不仅是指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也包括文科、理科、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在内的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地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只是两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才使得高校可以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第二,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专业和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专业是指广义的课程组合,而学科是一个知识体系。在各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都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以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耦合的辩证关系,应该进行一体化建设。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学科建设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学科、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如何相互转化,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如何反哺人才培养,这是“双一流”建设的难点之一。第三,创建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营造大学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优良氛围,创建优良的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提供优良的师资和国际化培养平台。

 

大学的办学质量尤其是学生质量和创新能力,是大学和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重要测量维度,也是大学的声誉载体。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2018-2019世界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入围100强,排名分别在9298位;美国大学占去半壁江山,3所日本大学和1所韩国大学排名都比中国大学靠前。[2]在教育质量、教师素质、研究成果、影响力等方面,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较大差距。“双一流”建设大学,需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多方位探索、有所建树。

三、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综合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建立内涵式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加强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构建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六个机制。

 

  ()择优遴选机制

 

  构建择优遴选机制,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本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确定方式较以往有重要的调整,以遴选制代替了申报制。首先,“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遴选标准进行了审议和表决,而不是具体讨论某所大学或某个学科;然后,将学校的相关数据事实与遴选标准进行比对,符合要求的则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最后,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名单进行必要的微调。这种遴选机制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开放性和竞争性。

 

  “双一流”建设的遴选工作在遴选指标体系设计方面进行了创新,参考了国内外大学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的排行榜,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是综合各种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的结果。同时,在指标体系中强化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导向;剔除了一些“数人头”的指标,如具有各种头衔的教师数等,避免人才的无序竞争与流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应该体现在大学的绩效评价当中,在遴选标准及指标体系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双一流”建设大学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择优遴选机制,遵循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规律以及不同学科的规律及特点,构建科学的遴选指标体系,加强建设、重点突破,引导和扶持一批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优势、脱颖而出,推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绩效评价机制

 

  “双一流”建设会带来大规模的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研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双一流”建设大学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改善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是“双一流”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对“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存在本体理论基础薄弱、评价过程不科学、评价对象不明确等问题。[3]笔者认为,构建“双一流”建设的绩效评价机制要抓住核心要素。一是明晰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既是国际上可以衡量和比较的,也需要立足本国国情和特色。二是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将质量标准具体化和形式化到指标体系之中,以指导建设、开展评价。三是科学的评价方式。将大学的实际运作情况客观、准确地反映在指标体系之中,以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四是有效的反馈和改进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受益。

 

  从国际视角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更加重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与评价、重视提高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等共性发展趋势。“双一流”建设的绩效评价,应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着眼学校建设成效的考评,构建可对接国际标准、体现中国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双一流”建设大学要遵循办学规律、结合学科特色,构建学校层面的绩效评价机制,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动态调整机制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双一流”建设项目可以结束,但“双一流”建设进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没有捷径可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成,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更不是靠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生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双一流”建设必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建设标准,坚持公开透明,体现滚动竞争、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要与绩效评价紧密挂钩,吸取以往建设项目、工程的经验教训,避免身份固化和“贴标签”倾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名单,不应固化不变、只进不出,而应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微调、有出有进。

 

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实行,对增强大学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健康平稳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作用。因此,“双一流”建设大学要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在学校有关宣传和行文中要严谨求实,不要随意冠以“双一流大学”的称谓,而应写明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统筹协调机制

 

  “双一流”建设的系统性强、复杂性高,既涉及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涉及政策制定和管理创新。完善“双一流”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是“双一流”建设取得成功的制度性保证。

 

  首先,构建大学内部的统筹协调机制。“双一流”建设大学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重视发挥学术权力作用,克服“行政化”管理倾向,合理规划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提高驾驭全局和学校治理的能力;系统梳理学院、学科之间的关系,调整学术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协调机制,加强协同推进、深化综合改革,避免重申报、轻建设以及各自为政、分散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现象,力求实现有限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构建大学外部的统筹协调机制。“双一流”建设的管理涉及多个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内部各司局在转变职能、探索宏观指导和分类管理路径与手段、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要打破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壁垒,克服部门本位倾向,加强统筹协调、联合调研和论证,加强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和成功案例,推进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充分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双一流”建设的协调性和延续性。

 

  另外,处理好塔基、塔身和塔尖的关系。“双一流”建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我国还有一大批地方大学及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它们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塔身和塔基。夯实塔基、筑牢塔身,塔尖才能铸造得更高更尖。要通过拓展专项计划等措施,引导和支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

 

  ()自主办学机制

 

  进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大学和学科,是根据遴选标准和指标体系严格遴选产生的,体现了国家标准和择优原则。前已述及,一所大学的主学科与一流学科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等同关系。事实上,不少“双一流”建设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学科并不是学校的主学科,因此,在学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面临着选择性困惑。

 

  笔者认为,“双一流”建设大学应从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及学校特色,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自主确定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和相应的支撑学科。克服“依附”心理,学校自筹经费既要“锦上添花”,配套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学科;更要“雪中送炭”,依据规划支持学校的主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建设发展,力争更多的学科能够脱颖而出。“双一流”建设主管部门亦应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引导学校依法自主发展、自我约束。

 

  ()监督问责机制

 

  “双一流”建设启动伊始,就受到社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影响远远超出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和完善“双一流”建设的监督问责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的环境和氛围,是“双一流”建设取得成功的生态保障。

 

  政府主管部门要研究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双一流”建设的机制和路径,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质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让社会公众对“双一流”建设有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盼,避免吸引眼球的炒作现象;保证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有效监督和问责,避免监督不力、问责不实的现象,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实效、实现目标。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校务公开和信息透明制度,切实保证大学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问责权,激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优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

 

  我国大学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和竞争意识,理性对待、科学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综合改革,致力内涵建设,未来一批大学和学科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林。

 

  注释:

 

  ①本文数据未标识出处的,均来自教育部官网“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

[2]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世界大学排名2018-2019[DB/OL].http://www.cwur.org/2018-19.php.

 

作者简介: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 100875

来源:《教育研究》2018年第10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