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5年 04月 14日 星期一
我院院长石邦宏在第二届创新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王烽主任,徐明主任,各位校长,各位嘉宾,
上午好!
值此总结过去、规划新年之际,我们又一次会聚北京,深入研讨和推动以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性劳动者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我代表主办方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人大复印资料基础教育期刊社对各位拨冗出席会议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除了加速的变化和加剧的不确定性以外,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依靠什么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当我们觉察到人类劳动不断地被人工智能替代时,我们在惊恐不安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从事比人工智能更高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习总书记把“五育”中的“劳育”目标解读为创造性劳动、勉励教师要做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从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技术变革的洪流已经不可阻挡,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地指向了发展学生超越变化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以保障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超乎想象的激烈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是知识变软的时代,知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知识,知识因为加入了个人的理解而具有了不同的性格。在这样的知识环境中,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学校和教师的地位和职能问题。不难理解的是,学校已经不是原来无所不能的学校,它需要统筹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互动合作的和谐教育生态;教师已经不是屹立于讲坛的知识权威,而只能坦然走下神坛成为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以及必要时候的引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构建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个性化知识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优秀的创新品质,是教师的任务与责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挥棒正朝着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性劳动者的方向调整。就在今年11月2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学业测试命题要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从中,我们应该已经感受到中考、高考指挥棒要引导的方向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要把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统领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目标上来。
从这些变化上,我们看到了我们研究和推动创新教育的价值,也为我们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感到欣慰。来源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坚持认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个性化发展,因此,我们研发了创新课堂建设标准和评价工具;基于“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更会创新”这个基本假设,我们研发了纵贯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完整创新思维课程体系。通过创新思维教育共同体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教育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这也是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惠众”的初衷和目标。
今天我们带着成果、带着问题、满怀新的希望,进一步研讨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未来教育的真正出路问题,我相信在学术与实践之间开放式互动、甚至争论中,我们一定能收获创新教育更加厚重的共识,更加坚定的行动,更加喜人的成果。
预祝会议成功!祝各位在京愉快!
石邦宏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