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众讲堂”2024年第6期|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教授主讲“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关键因素与学校策略”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内容,推动其实现是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入理解与实践,12月26日,我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教授做客惠众讲堂2024年第6期,讲座主题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关键因素与学校策略”。
田教授从“世界之问”“中国之问”“教育之问”“学校之问”四个角度切入,详细介绍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背景。他指出,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以及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的变革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多元教育的需求,从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革新,聚焦价值观与责任感的培养,注重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未来世界的优秀公民。
随后,田教授从社会、政策和学校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以构建理想社会的教育高质量生态为目标,涵盖政策层面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高质量、现实层面的学校生活高质量,以及个体层面的生命成长高质量四个方面。接着,田教授结合大量实践案例,基于大数据研究结论,分析了影响中小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师生关系、睡眠、艺体和劳动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
最后,田教授指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综合性,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需要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他提出九项关键举措:一是以理念创新为前提,建立共同愿景;二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师生互助、部门联动的学校发展共同体;三是以课程创新为切入点,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四是以课堂为核心场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聚焦高阶思维培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五是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基础,推动合作文化的形成;六是以教学研究创新为动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七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精准改进;八是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九是以家校社合作为重点,优化育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