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李俊平做客惠众讲堂2024年第5期,讲座主题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路径”。
李老师首先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解读,包括其界定、类别和特点。她强调,教育教学成果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聚焦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体现明确的方向性和创新性;研究与实践过程应规范严谨,探索过程完整,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具备高度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成果要素构成需完备,行文格式需规范,展现专业性与严谨性;成果应具有广泛的示范价值和推广意义,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接着,李老师结合具体实例,从“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成效与反思”四个方面详细梳理了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路径。她提醒老师们在选题时要聚焦关键问题,把握政策导向和热点难点,确保研究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在研究过程中,应注重扎实积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强化成果的提炼、应用与宣传,进一步提升其学术价值与实际影响力。
最后,李老师详细介绍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中学数学建模进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内容,揭示了教学成果从一个微小的灵感火花,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探索与反复打磨,逐步提炼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过程,为老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激励。
“惠众讲堂”是我院强力整合高水平专家资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与行动的公益窗口和品牌资源。基于“新时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和创造性劳动者”的基本判断,“惠众讲堂”聚焦于澄清核心素养本位、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教育改革发展理论问题,引导教育实践领域解决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促进教育实践领域的行动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