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规划与政策路径”研讨会召开
关键词: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强国;人才强国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译心)12月17日,由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规划与政策路径”研讨会线上召开。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惠琴表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思考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竞争力和创新力,需要厘清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思考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之间的关系,考虑高质量发展与A国家教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从规模化逐步走向内涵化,从关注学业成绩为导向逐步走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他从公众教育需求、教育生态变革、教育技术影响三个角度切入,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关注公平、学生发展、技术创新以及制度保障,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关系。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玲提出,教育高质量体系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公平,其内容包含各学段、各类型、各地区的教育,尤其是不能忽略婴幼儿(0—3岁)的早期发展。她介绍了组建跨学科团队对0—3岁婴幼儿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构建动态监测和教育干预的大数据支持系统,为相关战略决策提供学理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聚焦内涵式发展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概念、意义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李立国认为,高质量教育不仅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自然延续,更是发展认识和理念上的拓展与深化。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刘振天认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并就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主体和评价主体关系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刘念才从一流大学建设和评价切入,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好“指挥棒”,制定更加科学的“双一流”建设战略规划。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邬志辉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从经济、社会和人本三个维度进行了考量。他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且能够衔接好家庭、社会和高校之间的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顶明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阶段性、区域性和分层性,讨论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路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王顶明提出,紧缺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命题,要面向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提出,新时代学科专业目录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应充分发挥国家、院校和市场不同的作用,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石中英做会议总结时表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亟需从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与会专家在教育宏观战略和规划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诣,发言对进一步廓清研究的意义、主题、路径和方法都具启发性。
作者:张译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