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3年 07月 24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教育软实力】美国教育软实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启示
2020-08-04 返回列表

  摘要:美国在当今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护,依靠的不仅是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硬实力,还有教育软实力的改革与推行。基于时代价值、内生动力和文化战略等维度,美国把发展教育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点,对内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塑造文化价值观,对外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和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来实现了美国软实力的提升。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实施路径启示我国在提升软实力的进程中,要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国家顶层设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经费的精准投放和推行教育国际化的多元与融合。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4JZD045)
 
  二战以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革新与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发生“实力性质的变换”,“不只要以传统的政治压力和武力方法来解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场争夺人心的战争”。在此背景下,美国很快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难以独占鳌头。为此,美国主动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挑战,把发展教育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点,试图通过教育软实力来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巩固世界霸主地位。
 
  一、美国教育软实力的理性选择
 
  “软实力”(softpower)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Jr)于1990年在其出版的学术专著中提出,意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这个国家通过这些吸引力而非强制(如军事、经济上的压力)或收买(如财政帮扶、物质援助)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或效应能力”。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CGA)和韩国东亚研究院(EAI)联合发布的《2008年亚洲软实力》报告认为,软实力主要包含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五个领域,而“最基础的仍是教育”。美国基于时代价值、内生动力和文化战略等维度,认为教育软实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其全球文化霸权的理性选择。
 
  (一)基于时代价值嬗变的应然选择
 
  20世纪初,美国发展成为第一实力强国,“硬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完全可以按照现实主义弱肉强食的原则瓜分世界,甚至美国国会大部分议员都倾向于积极分得战争的战利品”,但此时国际竞争和较量已由激烈军事冲突为特征的“热战”变为“冷战”,世界从“硬实力时代”转向“软实力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使美国认识到,仅仅依靠“硬实力”来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并不是明智选择。“美国不能为了保持在世界上的地位而维持自己的硬实力,还要积极推广价值和文化观念。”与“硬实力”的命令胁迫诱导相比,软实力是“议程设置吸引同化”,可以“通过让他人信服并且愿意追随着你,并将思想和行动与你的规则和制度保持一致”。美国需要利用软实力来继续领导世界,并有意识地选择了软实力领域中“最基础”的教育,把发展教育作为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重点。这既是对于时代发展趋势的有力回应,更是美国为了从适应时代价值变化到引领时代价值的有力实践。“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思考问题。”美国通过教育软实力来进行文化传播、文化辐射甚至文化渗透,更好地契合时代价值的不断嬗变。
 
  (二)基于内生动力困境的实然选择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创制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国际制度,这些制度不仅成为其他国家争先效仿和推崇的模板,同时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稳定。然而,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经济领域市场自由化带来的物质文化极端盛行,使得美国各个阶层更多地被利益关系纽带化。在国际上,美国多次为了自身眼前利益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但在经济滞胀时期又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等,这些行为让美国的国际信誉受损,加之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苏联与美国激烈竞争,在电子技术、机电等领域西欧尤其是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在国内,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以及种族、失业、能源、社会安全等危机不断困扰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国会内部两党之争、党派内部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国内民众对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的认同逐年下降。据美国《大西洋月刊》调查数据显示,1958年有73%的美国民众认为“联邦政府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但到了1994年只有15%的民众持这样的观点。面对国内外的挑战,美国出现了发展中的自身恐慌,这种恐慌根源在于自我内生发展动力的不足,“优势思维”陷阱让向来具有霸主地位的美国不得不进行反思。这一情境迫使美国开始重视教育软实力,倒逼自身从价值观念到价值体系上利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核的软实力教育来增强民众凝聚力,重塑美式民族主义和美国认同观念;在国内危机和发展困境上力图通过制定实施全面性的教育文化战略来解决科技竞争发力、生产率相对低下等问题;在国际关系上采取向外传播本国文化价值观、推行教育国际化、吸纳外国留学生等手段,试图从内部和外部动摇、颠覆、破坏其他国家的核心文化和文化认同,“无须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就吸引其他国家尾随其后”。
 
  (三)基于文化战略驱动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软实力想要真正发挥潜在资源的吸引力,并对他人产生效用和影响,必须通过教育这个载体。因为教育之于文化是整个国家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的认知基础与实施路径,所以教育除了培养人才外,还具有培育和传承文化的使命,“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要获得有效传承,即有效继承、保护和传播,都需要内部传递与外部传输,而内部传递与外部传输都要依赖于教育系统”。教育与文化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通过教育来获得文化,文化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对于美国而言,只有当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文化制度和政策等被其他国家所接受、认同并且整合到他们国家的思想体系之中,那么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其文化认知力、体制吸纳力和制度整合力提供了极大战略支撑。美国深刻意识到教育软实力与其世界霸主地位的追求相匹配,认为教育不仅能够重振美国人的希望,而且还重建着他们的家园,帮助美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并巩固着美国的世界地位。美国把发展教育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点,充分说明美国企图依靠教育软实力来重塑世界霸主地位的信心和决心,希望“通过教育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并让这种文化被更多的民族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形成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吸引力”,以期实施文化霸权,实现自己“文化帝国主义”的梦想。
二、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实施路径
 
  美国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建构其教育软实力的历史。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实施路径,主要体现在对内塑造文化价值观和对外致力于教育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前者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塑造美国民众的文化价值观,成为美国教育软实力的最核心部分;后者通过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和促进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成就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快速提升。
 
  (一)聚焦爱国主义教育是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内核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北美大陆就像是上帝为选民所隐藏起来的希望之乡,现在即将由上帝的选民所拥有”。美国不断地向民众灌输这块“希望之乡”是上帝赋予的思想,于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怀有这样的理念:自己的政治社会制度、思想价值是世界上最优越的,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国人拥有推广其普世价值观的神圣责任”。正是这种“天定命运论”的宗教意识和“美国优越论”的普世价值观,增强了美国文化集体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聚焦。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共性上说,美国的爱国主义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每当遭遇重大危机或国内出现严重族群割裂、观念分歧、利益冲突等棘手问题时,美国都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号召不同信仰、肤色和派别的民众组成统一战线。从特殊性看,“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一种爱国情绪、宗教信仰和热烈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建构”。美国宣扬爱国也是爱宗教,对国家的热爱就是对宗教的热爱,爱国口号是“上帝保佑美国”,国内几乎每个教堂都插有美国国旗,各类体育竞赛开始前都要聆听神职人员祈祷和齐声高唱国歌。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着民众的自我中心和民族优越感,在美国人看来,世界需要美国,世界更需要尊重与跟随美国,他们认为自己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具有世界范围的普适性,他们领导世界、输出价值观以及实现美国国家利益都是为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以“9·11反恐”为例,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始终把美国安全美化为世界安全,完全不顾其他国家的感受,一如既往地实施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即是明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思维逻辑下,爱国成为美国大多数人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成为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内核。2009年,美国Pew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86%的受调查者对自己是美国人感到自豪。2013年,Stageof Life网站对美国青少年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发现90%的青少年热爱国家,8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爱国者,88.7%的青少年认为参军是爱国表现。美国通过教育塑造民众的爱国主义文化价值观,成为美国提升教育软实力的核心手段,也是推广其霸权主义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前提。
 
  (二)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是美国教育软实力的支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逐渐形成美苏争霸格局,特别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美国极大震动,“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突然间在全美出现强烈的沮丧情绪”。西方观察家指出,苏联教育的优越性以及对教育投资的重视,是其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美国开始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以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为标志,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在1955—1965年达到了以自然科学和数学改革为重点,强调科学教育内容现代化的高峰。1983年,美国发布《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号召全美上下共同发展教育。1988年乔治·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以“教育总统”的身份执政,先后签署了《1989年教育优秀奖励法》《美国2000年教育改革法案》《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等纲领性文件。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2000年在白宫首次举办“文化与外交”研讨会,提出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来增强美国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力。到了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沿着“公平优先—科技引领—全面卓越”的思路来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以此保住世界霸主地位。首先,“公平优先”表现在2001年颁布的《一个都不掉队法案》中,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政府“通过问责制、弹性化和提供多种选择弥合学业成就差距”,对弱势学生、高需求学校(学区)和偏远农村等给予关注,确保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公平优先的理念,并将其专门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科技引领”体现在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重视上,“为使美国继续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依靠更多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USNRC)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称培养大量优秀科学和工程技能人才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是提升软实力的关键因素。最后,“全面卓越”是美国各个教育战略规划所要完成的最高使命。奥巴马政府面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下降,试图通过实施“竞争卓越”(Race to the Top)和教育公平来为全球竞争做准备。在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看来,21世纪的美国能否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教育软实力将成为重要支撑。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上台后提出将教育部与劳工部合并,2018年签署《加强21世纪职业与技能教育法案》,以更加精细化的多元组合政策来推动培养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与融合美国本土产业格局的创新性教育实践,为“全面卓越”教育战略提供保障。美国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正是通过各种连锁反应,不断强化教育软实力的作用放大、影响扩大,显示出在优先追求教育公平和强调科技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全面卓越”的诉求与教育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是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外延
 
  国际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与趋势。长期以来,美国始终将教育国际化看作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外交政策的有效工具,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案来推进教育国际化,譬如1966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法》、1990年颁布的《教育交流促进法案》,以及2005年颁布的《以教育开放程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法案》等,重点通过教育资助、留学访问、合作项目等方式来提升教育软实力。“教育国际化网罗了全球的优秀学者,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引领了办学方向,这是美国教育成功的秘诀,也是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长盛不衰的关键。”美国推行教育国际化,通过招收留学生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其背后所带来的文化传播、价值观影响等也是不可估量的。鲍威尔说:“世界各地的许多领导人和重要人物都曾经接受过美国的教育,他们对美国亲切又友善,我无法再找到比这更加珍贵的财富了。”事实上,这种方式类似于一种变相侵略和资源掠夺,比其他的侵略显得更为隐蔽,发挥着拉拢人心的作用。到美国的留学生学成之后,不管是定居还是回归故里,对美国来说都是有益而无一害的。定居美国,能直接为美国服务,造成他国人才的流失;回归故里,美国学习的经历易于产生“亲美”思想,有利于成为美国文化推广的中坚力量。例如,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约瑟夫·奈就曾得意地说:“那些早期留美的苏联学生后来成了在苏掌权的大官,他们在苏联解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美国教育软实力对我国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文化与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的更新与传承、交流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国教育软实力的实施路径对我国提升教育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在民族文化的坚守与认同中实现薪火相传
 
美国从1776年成立伊始,迄今也不过两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能从年轻之邦变成教育超级大国,在于美国善于且勤于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翻开美国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的各教育层次都有“拿来主义”的影子,高等教育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是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缩影,中等教育的拉丁语法学校是英国公学和语法学校的翻版,初等教育也移植了英国慈善学校、教区学校和贫困学校的模式。佛洛斯特(S.E.Frost)说美国教育是各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熔炉。美国教育博学广采,却不是生搬硬套,是在坚守自身民族文化价值之根上的薪火相传。美国是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文化价值和观念都是基于爱国、平等、自由等核心观念和价值的建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种文化多元一体、共生共存,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追求和基本价值规范,也是群体价值共识和集体行动的基础。我国在提升教育软实力的进程中,不能丢掉本民族的主体性和“他者化”,要把坚守本土民族文化价值作为中国教育软实力的培育原则,通过教育让更多的民众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构建立体化、系统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模式。要结合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古与今、中与西、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多样化与民族同一性的关系,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文化精华,少走弯路,批判革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软实力体系。
(二)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前瞻与深化中改革创新
 
  美国将教育融入国家软实力的轨道上,以构建全面性教育发展战略来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有着强大的自信,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他们相信可以提高美国公立教育并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内来说,美国教育达到了凝聚人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目的;对外来看,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得以传播和弘扬,使他国对其产生认同与借鉴,实现了软实力的充分发挥,让美国在国际事务处理上变得游刃有余。美国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是美国政府顶层设计的结果,政府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发挥着引导、决策、支持等作用,是美国教育软实力提升的核心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发展战略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做了引领。借鉴美国教育软实力的经验,我国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具体指导,既要从政策、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明确提升教育软实力的强国战略,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要从适应时代变化的角度来强化观念和制度创新,细化政策法律法规,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规定和举措,为实施教育发展战略、提升教育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人才培养经费的统筹与管理中精准投放
 
  沃克尔(John H.Walker)说:“如果说自由、平等和民主是美国人的梦想,那么教育就是实现这个‘美国梦’的有力支撑。”美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投资,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教育,世界大学前100强排名中美国大学占50%以上;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才资源,1901—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共有919人获诺贝尔奖,美国就有384人,占获奖总数的42%;美国更是世界上教育经费投入最高的国家,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资占美国GDP的8%左右,各州40%的经费都用于教育,地方政府的财产税主要支出于教育。相较于美国而言,中国对教育的投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中国人才的流失。据统计,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在2009年时就已累计达到140万人之多,在世界排名第一,但归国者仅有39万人,清华和北大有近80%的毕业生去了美国,并留在了美国。美国的《科学》杂志甚至把清华、北大称之为“美国博士最肥沃的培养基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借鉴美国教育软实力的经验,我国要加大对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增强拨付流程的规范性,优化经费资助的模式,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力度,确保教育经费能够精准投放到人才培养中来。同时也要整合教育资源,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政策,真正释放教育全面改造人、发展人、解放人的育人力量,提高国家教育软实力。
 
  (四)在教育国际化推行的多元与融合中实现平衡
 
  文化手段与其他手段结合在一起并共同作用于外交,被称为“外交中的第四手段”,“除了政治、经济、军事问题之外,教育和文化事物是现代国家外交政策的第四个”。美国在推行教育国际化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涵盖全球化与国际化观念的确立、利用教育传播文化价值观念、以政策法律方式规范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美国始终结合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与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勇于利用国际教育经验,同时创造性地将教育与国家政治外交相结合,使国际教育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创造性地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系统而持续的国际教育政策体系。”近年来,孔子学院在海内外不断兴起和建立,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交汇融合中有了新的碰撞,成为提高中国教育软实力的有力载体之一。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我国的“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也推进得如火如荼。中国要提升教育软实力,可以借鉴美国开展教育项目合作、吸纳留学生、国际化办学等经验,既要审时度势加快制定系统、深入的中国特色教育国际化战略,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又要主动出击调整有关政策,打破国际壁垒,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输入与教育输出的动态平衡”,打造开放友好的合作环境,构建国际化的教育办学模式,吸引国外优秀学子来华求学谋事、建功立业,收割全球高层次人才和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
 
  四、结语
 
  软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增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能力,巩固和提升国际社会地位有着重大影响。美国在软实力上对教育的理性选择、实施路径,能够给予我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启迪意义。我国应该在借鉴中重新审视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软实力建设体系,最大限度挖掘我们所独有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软实力来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文献略)
  作者:肖凤翔,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职业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张荣,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
       来源:《教育科学》2020年第3期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