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非认知能力激发成长正能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非认知能力;核心素养
当今世界处于急剧变化的大发展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应加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其核心胜任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环境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非认知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胜任力,是世界各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亟待深化的重大课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世纪核心素养指向非认知能力
进入21世纪,人才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取决于专业人才的核心胜任力。在这一背景下,非认知能力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早在1976年,新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家鲍尔斯和金蒂就提出,广义上的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两部分,两者共同构成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核心胜任力。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国际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交汇期,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虽有不同侧重点,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以非认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与概念基础”项目提出,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能力以及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三大指标。其中,互动地使用工具指的是能够根据目标和需求灵活地使用语言、符号、信息和新技术等工具;自主行动能力包括在复杂环境中形成并执行规划、维护自身权益以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行动力;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则侧重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等综合能力。此后,美国、英国、芬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都提出了各自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内容结构框架。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等素养。世界各国教育者共同关注的核心素养,均指向了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对个人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等人的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既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教育获得和职业发展,有效预测青少年完成高中教育并考入大学的概率,并可对毕业生的工资收入产生长期的、稳定的影响,也能够通过影响认知能力而产生间接效应,对个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健康、婚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等均具有显著影响。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拥有较高非认知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在校表现,也更有可能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占据优势。此外,非认知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升学机会,同时也关系到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的建设,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青春期心理调适。例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问题,与学生的同理心、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非认知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因此,关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以及校园和班级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处于急剧变化的大发展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应加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核心胜任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环境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拥抱未知的变化。
非认知能力在青少年时期更具可塑造性
从生命历程来看,青少年对于来自家庭、学校等外界干预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青少年时期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智商水平在10岁左右已基本定型,但是成就动机、自律和责任感等一些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则在青少年时期更具可塑造性。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发布,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等18个基本要点。在这些核心素养中,非认知能力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对于青少年而言,认知能力决定了能走多快,而非认知能力决定了能走多远。
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认知能力、轻非认知能力的问题。2019年12月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虽然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认知能力测试中均夺得全球第一,但是在非认知能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78%的我国学生会“担心当自己失败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经合组织国家学生的平均比例为56%;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在所有参加测评的国家中排第51位。由此可见,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何更好地发展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应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教育部近日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普通高中课程“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该课程方案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开始聚焦青少年核心素养。将非认知能力引入教育学研究和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核心素养研究,重点探讨学校教育过程如何影响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顺应全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非认知能力呼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勾画出我国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愿景,是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行动指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当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着新的风貌、新的姿态,而这些方面均指向非认知能力。
首先,应加强青少年教育研究,推进基于科研的课程实践。完善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协同创新机制,组织非认知能力现状调查,查找现存问题,做好归因分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建议;加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明确每个学段、每个学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加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以及家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要求,促进家校协同,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好音、体、美、劳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协作精神、劳动意识等非认知能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在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目标导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关注青春期易出现的心理调适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课程为载体,加强青少年生涯规划专题教育,使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实现同步协调、共同发展。
再其次,应推进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将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从学校层面进一步深入到班级内部的教学和管理层面,要特别重视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提高学生非认知能力的骨干力量的关键作用;着力破除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五唯”问题,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将非认知能力摆在与认知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青少年非认知能力,提高其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在经济社会大变革中激情奋进、行稳致远,切实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
作者:张宪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7月2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