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重大疫情与教育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治理;治理现代化;疫情防控;教育规律;舆论引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教育领域积极部署防控疫情工作,教育部推出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和“停课不停教”等系列措施。面对这场突发公共事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尊重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后,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启动教育系统应急预案,指导各地落实属地责任,各级各类学校扎实开展疫情防控,迅速落实延期开学以及“停课不停学”等措施。随着部分地区和学校线上课程的实施引起关于增加学生和教师负担、直播平台拥挤、教育公平等各方质疑,教育部及时发布通知,明确了“停课不停学”的内涵,紧急叫停各种提前线上课程学习的行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教育治理要服从国家大局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现实问题,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视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水平的差异特点。
二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教育教学融合速度加快,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指导,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网络教学突破了个体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学生居家学习需求,同时有利于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也已正式开通。当然,全面实施网络教学也可能会因为教育技术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差异而带来教育公平等问题。应以重大疫情防控为契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三是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这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大学共计123所高校的287家附属医院派出7 92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350多家附属医院全面投入当地疫情防控,成为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生力军。面对重大疫情防控以及人类命运面临的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更需要高校发挥科研和学科优势,服务国家与全球重大战略领域的迫切需求,加强基础学科建设,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重大战略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管理人才的专业化。
四是重视舆论引导作用,建立教育决策实施和风险评估机制。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专家会诊,可以追踪患者的信息与活动轨迹,可以全民“云监工”见证10天建造医院的奇迹。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也面临新的挑战,网络舆情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政府的权威性与社会公信力。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充分倾听学生、家长、教师、行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途径;要建立教育领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教育政策出台带来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预判、监控与反馈,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作者:钟秉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重庆高教研究》2020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