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4年 07月 15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创新教育】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五个着力点
2024-07-08 返回列表
 
如何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新课题。直观理解,它是按照“早发现、早培养”的思路,将在高校实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向中学延伸。其背后的意义在于,通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衔接”,探索培养、评价、选拔一体化的模式和机制,为建立让每个人都成才、让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经验,推动我国教育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吸取以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教训,否则极易引发高中掐尖招生、竞赛、各种实验班重新火爆,对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推动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1. 推进双向奔赴的学段对接
 
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核心是大学与高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2021年),这些都是面向高校的改革,没有实质性地向高中阶段延伸。2018年印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推进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也仅仅是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2020年开始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延伸到高考选拔环节,部分高校在高中设立了“共育基地”,但只限于学术讲座、学生社团、学科竞赛等形式,仍然是大学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向高中“单向靠拢”,还谈不上“一体化培养”。单纯的选拔目的下,学生参与人数的有限性、进入顶尖大学机会的稀缺性,决定了高中、学生及其家庭更多功利性考虑,极易形成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相背离的另一种竞争赛道和竞争生态。
 
大中一体化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主渠道——课程的双向对接。从课程内容上,普通高中承担着实施基础教育和“向专业教育过渡”的双重职能,应在强化共同基础的同时,对接学生兴趣志向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有难度梯次的多样化课程,从课程选择和学习开始,将人才培养与识别真正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广泛发掘学生的兴趣,允许更多学生基于课程学习逐步拓展学习内容、积累专业能力、开发创新潜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单纯选拔导向衍生的短期功利性动机。这方面,欧美高中课程体系,特别是“大学预科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
 
2. 实行学生自主的开放选择
 
只有足够的开放,才有足够的公平和足够的效率;只有充分的学生自主,才能让兴趣成为创新的持续推动力。无论是大学的“强基班”还是高中的“基地班”“实验班”,都是以先入为主的标准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进行相对集中培养,实际上不少高中仅以“一本率”和“清北率”为旨归,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尚未形成稳定的专业兴趣,对将来所学专业也并不很了解,只是为进入名校、读研而“卷”指标,争名额。这样的学生即便专业学习达到要求并成功“转段”,也很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向各种“班”倾斜,被排除在外的学生则很难有机会享受。
 
数字化技术和不断进化的管理方式,已经允许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走向更加开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无论是课程,还是兴趣社团、学术讲座、科研项目,都应该向全校学生开放报名,允许在过程中自由退出,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尝试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及潜能,让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脱颖而出,这样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才会超越功利性目的。这种模式最大的进步在于,它能够改变竞争生态,学生可以不必与同伴竞争,而是追求相对于自我的不断提升。当然,这无疑需要更大的资源投入,还会增加管理难度,而这也恰恰是构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涌现的环境所需要的成本,一味强调“多快好省”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能并不适用。
 
3. 开展分工合作的过程评价
 
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必须将培养与评价、选拔进行一体化设计。目前在“选拔”方面突破最大的“强基计划”,引进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将生源选拔与高校教学相结合,但还没有将选拔、评价渗透进高中人才培养过程。“强基计划”一般要求高考成绩至少占学生录取总成绩的85%,其余15%由高校对学生进行校测,参考全国性竞赛成绩、综合素质表现等确定,有的高校还给予数学、物理等全国统考单科成绩优异的学生破格入围资格。由于统一高考成绩的权重很大,加之面临“一本率”“清北率”的沉重压力,高中很难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教育改革,高校选拔也难以放开手脚。
 
实际上,面向全体考生的统一考试在甄别未来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应试成为一定程度的“技巧”和“套路”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常春藤学校中有将近一半不把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入学硬性要求,而排名全美前50的大学中仅有十几所需提供统考成绩。世界上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称的大学,选择生源都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表现,赋予个性特质较大权重。因此,进一步放宽统一考试成绩占比要求,推动高校、高中和考试机构分工合作,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一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与自由选课相匹配的高中学分绩点(GPA)制度和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制度,在成长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创新潜质,为学生的兴趣养成和多样化成长留出空间,是更符合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安排。
 
4. 夯实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
 
让人印象深刻的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那些偏才、怪才。然而,大多数有突出创新成就的人还是有着优于常人的全面素养,核心素养本身就是创新人才的识别依据和发展基础。高中阶段仍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萌芽期,提供高质量的“共同基础”课程,是高中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很多国家的普通高中课程都存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划分,基础课多数是必修,而专业课则存在更大的选择自由。关于“共同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所提及,但没有明确的对应安排。其中规定的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结构,尽管存在着交叉和内容延伸,大致上必修课更偏向“基础”,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更照顾个人兴趣和志向。必修课总共88学分,占总学分的61%,对应的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但其成绩在高校录取中几乎不起作用。这种在结构上的“倒挂”必会导致学生对部分共同基础课程的忽视,而这种忽视目前并不会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生源选拔。
 
我国基础教育尚未根除应试教育弊端,以书本知识和标准答案为中心的学习仍在阻碍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水平已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当务之急。从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和高考的科目设置来看,语文、数学、外语“大三门”对应全国统一考试,承担着强化高中生“共同基础”的主要任务,应按新高考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倒逼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向综合化整合;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则应向专业化和模块化靠拢,形成功能划分明确且与选拔评价相呼应的课程体系。
 
5. 强化创新创造的实践引领
 
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创新的源头,原创性的成果不能仅依靠关起门来的知识组合和逻辑推理,更源于对现实世界的体会、发现问题的灵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在基础科学领域,脱离实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都是片面的。让创新人才的成长道路局限于狭窄的学科知识范畴,本质上还是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思维。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缺失是一种先天不足,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当高校面向高中选拔未来拔尖创新人才时,学业优秀的学生并不少,但拥有长久稳定的兴趣、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却比较少见。因此,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需要好好补上实践这一课。
 
加强实践教育的根本途径是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只要打破书本“死知识”的藩篱,学生身边到处都是实践教育的元素。仅就书本知识来讲,知识学习不仅是学习他人的成果,还要了解他人的知识生活,知识发现背后的故事往往更加引人入胜,更有启迪意义。高中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的封闭状态亟待改变,只有帮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生活、参与劳动创造,才能生发志趣、激励创新。对于高校来讲,需要改变抢生源、“摘桃子”的功利性思维,与高中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推进“大中共育”。如派教师对学生兴趣社团进行经常性指导,支持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与高中共享科研信息、实验设备、数据等资源,指导学生参与高校科研项目,等等。
 
未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高中生尽管只是少数,但是他们的成长和脱颖而出需要构建一种新秩序,过于急功近利无异于“杀鸡取卵”,容易滋生新的利益链,导致教育生态恶化。良好的秩序当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明确方向、遵循规律,从少数高校和高中开始,探索政府、大中学校、考试机构多方合作模式,先立后破,推动渐进的改革。
 
作者:王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年07月08日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